[1]彭华毅 陈 彬 林 杰 曾维扬 徐 珊 柯 璐.ATP生物荧光法在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检测上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01):135-137.
点击复制

ATP生物荧光法在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检测上的可行性研究()
分享到:

《福建医药杂志》[ISSN:1002-2600/CN:35-1071/R]

卷:
42
期数:
2020年01期
页码:
135-137
栏目:
基础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3-30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02-2600(2020)01-0135-03
作者:
彭华毅 陈 彬 林 杰 曾维扬 徐 珊 柯 璐
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福建省检验检疫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3)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法 菌落计数 抗菌性能 替代实验
分类号:
R18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的AT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以大肠杆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3个标准菌株为目标菌种,利用ATP生物荧光法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菌落计数法进行比较。项目进行以下验证性研究:1)菌落计数法与ATP生物荧光法相关性比较; 2)抗菌性能试验的准确度验证; 3)ATP生物荧光法的精密度验证。结果 1)3个标准菌株菌悬液采用传统平板法检出菌落的对数值与ATP读数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 ATP法适用的浓度检测范围为0~106 CFU/mL。2)ATP法检测与平板计数法相比,杀菌率有所降低,随着接触杀菌时间的延长,偏离度明显减小。3)ATP法检测3个标准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和染菌空白样片,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5%,属于可接受范围。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适用于检测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抗菌性能,可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易滨,刘军,王芳,等.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相关性基础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11(2): 81-85.
[2]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 Standards Board. JIS L 1902:2008 Testing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on textile products[S].Tokyo:Japanese Standards Associa-tion,2008.
[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3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8]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9]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和稳定性评价指南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10] 王志惠.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5.
[11] 董素梅. 鞋材抗菌防霉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D]. 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2012.
[12] 罗金平,田青,岳伟伟,等. 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便携式生物荧光传感器[J]. 分析化学, 2009,37(2): 306-310.
[13] 陆烨,胡国庆,陆龙喜,等. ATP生物荧光技术快速测定细菌总数的应用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30(7): 613-618.
[14] 史利克,王悦,刘燕,等.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染菌量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31(9): 926-928.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福建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FK2013-23; FK2016-JS00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