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小田,周凤英.超声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1):40-43.
[2] 周莲娟,徐红贞,徐美芳,等.新生儿下肢静脉PICC头端心电图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6):1246-1249.
[3] 薛峰,杨江兰.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相关并发症上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0,20(20):43-46.
[4] 罗珍,熊照玉,陈海燕,等.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对临床护理决策认识与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34(8):30-33.
[5] 曹爱芬,熊小云,陈丽莲,等.新生儿不同部位PICC置管效果、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113-114.
[6] 唐霞,黄颖兰,华祎,等.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因素分析及防范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0-12.
[7] 吴旭红.新生儿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166-171.
[8] 赵艳.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181-182.
[9] 董丽媛,王婧铭.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分娩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8):1322-1323.
[10] 张凱琳,张俊梅,张海燕,等.六西格玛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1):3818-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