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秀珍,卓瑞燕,陈燕云,等.非药物性干预策略在减轻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4):166-166.
点击复制
非药物性干预策略在减轻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中的应用
《福建医药杂志》[ISSN:1002-2600/CN:35-1071/R]
- 卷:
-
39
- 期数:
-
2017年4期
- 页码:
-
166-166
- 栏目:
-
护理
- 出版日期:
-
2017-08-15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魏秀珍;卓瑞燕;陈燕云;
-
福建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 分类号:
-
R473.72
- 摘要: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最初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属主观感觉[1]。据此并无把新生儿疼痛的表述纳入。在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的定义增加了"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2]。Anand等[3]相关研究专家认为,新生儿特殊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可替代主观表述,据此将新生儿疼痛纳入疼痛定义。对于新生儿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0-15